喂,你要多吃点含乳酸菌的食品

生活中,你一定对酸奶不陌生,早在古时候先辈们已经制作酸奶了。在中国,酸奶有史可查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5世纪,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齐地酸奶的制作方法。而酸奶中最常见的几种菌就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乳球菌等了。

img

乳酸菌是发酵食品生产的基础,有几种菌株被认为是益生菌,即“当以足够的量服用”时,对宿主具有健康益处的活微生物”。重要的是,许多LAB物种也享有公认的安全状态。摄入的乳酸菌需要首先克服肠道的物理和化学屏障,然后才能与数百种不同的物种竞争,最后才能发挥其有益作用。的确,乳酸菌被认为是短暂性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它们来自外部环境,食物是主要来源,其每天与肠道微生物组的长期成员相互作用。取决于特定的食品,生产技术和发酵工艺,发酵食品可以包含几种乳酸菌,并且是每天在全人类中消耗的活微生物的天然来源。

最近,Nature子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该研究发现肠道中的乳酸菌可能主要来自食物。这里的食物不一定只是酸奶,很多发酵食品都富含乳酸菌,像酸菜(鱼)等酸的食物。是不是已经哈喇子出来了?那么吃进去的乳酸菌有多少会驻扎在肠道菌群中呢?研究发现以嗜热链球菌(31.2%的检出率,即在31.2%的肠道宏基因组中相对丰度> 0.01%)和乳酸乳球菌(16.3%)最为普遍,两者均常见于乳制品中。多种乳杆菌在较低的检出率(3-5%),包括主要食物来源的干酪乳杆菌/副干酪,德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小伙伴们,以后是不是看看酸奶的成分含量表里有没有这两种菌再来购买呀!

此外,乳酸菌在肠道中普遍性和丰度总体较低,并与年龄、生活方式以及地理位置有关,30个普遍性>0.1%的肠道乳酸菌种,大部分都有潜在的食物/补充剂来源。嗜热链球菌从新生儿(8.4%)到成年人(33.7%)的检出率增加。这可能反映了在酸奶等食品的消费,可能是嗜热链球菌增加的原因。

这个研究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结果,具体到我们中国人的肠道乳酸菌,比较遗憾,相比全球还是有点落后的呢!

总体而言,与食物相关的乳酸菌在欧洲最为普遍和丰富,在亚洲和北美则较少,并且在中国和非西式化人口中几乎没有。格氏乳杆菌是个例外。发酵乳杆菌在北美,南美和中国更为普遍,后者的观察结果与它在中国发酵食品中的广泛存在相一致,而非食物来源乳酸杆菌在欧洲并不普遍。黏膜乳杆菌在全球检出率相似,在非洲、中国和南美检出率大于10%。唾液乳杆菌在中国人群中很明显。在其他属中,乳酸乳球菌除了中国(1.7%)以外,整个全球的检出率都很高(非洲的11.5%至南美的44.4%)。嗜热链球菌在亚洲(41.5%),欧洲(39.6%)和北美(28.1%)的流行率很高,但在中国(5.6%)和非西化人群(<3%)的检出率要低得多。

广泛存在于乳制品和酸奶中的LAB菌种,如嗜热链球菌和乳酸菌,在西方化人群中更为普遍,而异型发酵的明串珠菌和魏斯氏乳酸菌可能是未加工蔬菜的附生微生物群的一部分,经过发酵。蔬菜和谷类发酵食品在非西方化人群中更为常见。我们可以推测,这种模式与特定地理区域特征的食物和饮食习惯消费有关。中国多个人群中的乳酸和嗜热链球菌反映出中国人口对乳制品的消费量低

已证明乳酸乳球菌菌株可抵抗胃肠道压力,该种可被认为可通过产生抗梭菌的细菌素产生抗菌活性,从而具有健康益处,可增强免疫系统,并有可能用作载体有趣的有益性质,例如抗微生物活性的。由于罗伊氏菌具有益生菌的潜力,因此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它们在人类肠道中普遍较低的流行率和丰度表明,他们不太可能长期是肠道菌群的居民。

总结一下,虽然西方化饮食基本上是一个负面的代名词,但是西方人对于乳品的饮用可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酸奶,我们可以在保持传统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酸奶、酸菜等含乳酸菌的食物,身体会更健康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