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与结直肠癌文献阅读笔记

阅读的综述翻译的中文杜标题是《肠道菌群失调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英文名为『Dysbiosis of gut microbiota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文章地址在:https://academic.oup.com/gastro/article/6/1/1/4430984
从公众号 胃肠学术平台 中的推文中看到了这篇文章,于是决定读下。

阅读的要点

1.APC基因

APC基因突变导致fxr基因cpG甲基化增加,导致fxr基因表达沉默,进而导致myc和cox-2基因表达增加。使用APC(Min/+)小鼠模型,发现F.n(具核梭杆菌)通过吸收肿瘤浸润的髓样细胞促进肿瘤的进展而诱发肿瘤的发生。

2.胆汁酸和SCFAs:

2.1 胆汁酸

高脂饮食与结直肠癌相关,胆汁酸,一种在胆汁中发现的甾体酸,促进胆固醇在肝脏中的清除和脂肪在肠道中的吸收。大多数原发性胆汁酸参与肠肝循环,但仍有5%左右的胆汁酸逃逸并进入肠腔,由此产生的次级胆汁酸如脱氧胆酸(Dca)和石胆酸(Lca)是由结肠中的厌氧微生物产生的。进行7α脱羟化的人类肠道微生物区系属于梭菌属(Clostridium),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的一员,。胰岛素抵抗已被证明促进CA和DCA的增加。很明显,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影响胆汁酸而诱发大肠癌的发生。

2.2 SCFAs

SCFAs如醋酸、丙酸和丁酸,是膳食纤维发酵的产物,是由各种微生物(拟杆菌、双歧杆菌、梭菌、乳杆菌、普氏杆菌、丙酸杆菌等Bacteroides, Bifidobacterium, Clostridium, Lactobacillus, Prevotella, Propionibacterium and others)合成的。

3.F.nucleatum正相关,为革兰氏阴性口腔厌氧菌,其可以创造促癌生长的促炎环境;

4.B.fragilis(ETBF亚种),产毒素的亚种,正相关,同样是致癌因素。

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

与结直肠癌成负相关,作者特别提到了鼠李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调节人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方面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因此,鼠李糖乳杆菌可作为一种预防手段,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炎症反应,可以降低结肠肿瘤的发病率和多样性。此外,乳杆菌还能调节Toll样受体2(TLR2)、TLR4和TLR9的表达,尤其是TLR2的表达,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病率。鼠李糖乳杆菌GG以TLR2/环氧化酶-2依赖的方式增强肠上皮屏障功能。

具体机制有待阐明是跟随在每个项目的结尾句,提示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还是不够明了,仍处于初级阶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