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看一下uBiome的检查报告是什么样的,刚好发现一个网站:https://cfsremission.com/网站自己介绍是一个教育或者科普性的网站,便于你和医务人员讨论相关内容。你可以自愿贡献你的检测结果,来获得相关知识。网站确实提供了几个商业检测公司的报告,我来学习一下,之前看了再三个国内的,现在看看国外的,找找区别,从uBiome的开始。
我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这个网页:https://cfsremission.com/2017/12/22/ubiomes-smart-gut-with-transfer-to-explorer/
1.致病菌
一般情况下,没有相关菌发现,传统药物可以用。当然,如果有的话就已经感染有症状住医院了,估计也无需检测这个了。
3个种:艰难梭菌、沙门氏菌和霍乱
2个属:弯曲杆菌和大肠-志贺氏菌
2.超出健康参考范围的菌
3.疾病相关的菌
有IBS、克罗恩病、便秘和肥胖四个。每个有两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菌。
博客作者建议有超过25%的风险就是有风险的情况,风险值在75%,但是没有得病,作者认为是处在临界点。
4.uBiome的标准
大概主要是乳酸菌等益生菌的含量,多样性,以及厚壁和拟杆菌的比例(这好像是传说中的肠型的概念。)
- Lactobacillus: 0.31x
- Lactobacillus gasseri
- Lactobacillus sp. CR-609S
- Bifidobacterium: 0
- Akkermansia: 0x
- Diversity: 83%ile
- Firmicutes to Bacteroidetes: 3.0:1 (Normal 2.1:1)
5.不常见菌
Bacteria name | Rank | % of Samples |
---|---|---|
Denitratisoma | Genus | 0.1% |
Anaerobacillus | Genus | 0.1% |
Anaerobacterium | Genus | 0.8% |
Acetivibrio | Genus | 1.0% |
Fretibacterium | Genus | 1.3% |
Leptotrichia | Genus | 1.5% |
Ochrobactrum | Genus | 1.9% |
Brucellaceae | Family | 2.2% |
Caldicoprobacter | Genus | 3.1% |
Anaerovorax | Genus | 3.2% |
6.含量过高的菌
Bacteria
|
Ratio
|
---|---|
Intestinibacter: | 11.59 X |
Anaerotruncus: | 5.76 X |
Bilophila: | 4.48 X |
Intestinimonas: | 3.66 X |
Flavonifractor: | 3.37 X |
Gelria: | 3.15 X |
Eggerthella: | 2.99 X |
Parabacteroides: | 2.43 X |
Oscillibacter: | 2.39 X |
Hydrogenoanaerobacterium: | 2.12 X |
Shuttleworthia: | 2.08 X |
Subdoligranulum: | 1.92 X |
Terrisporobacter: | 1.57 X |
Pseudobutyrivibrio: | 1.56 X |
作者随后列出了一系列参考文献,关于菌的检测依据和标准,很有科研精神,赞一个!
7.底线建议
对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影响被有意忽略了。这一切都建立在将逻辑应用于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因此是理论性的。促进一个而抑制另一个菌的没放。
避免:
过敏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类抗生素
精氨酸补充剂
大麦x2
小檗碱x 3
双歧杆菌Breve
链状双歧杆菌
长双歧杆菌。
假链状双歧杆菌
胆汁
红茶
菜籽油
CVS最大强度益生菌
发酵的韩国豆酱
高动物蛋白/肉类饮食x2
干酪乳杆菌x2
唾液乳杆菌
越橘
赖氨酸补充剂和食品
牛奶来源的饱和脂肪
欧米加3
石榴汁
质子泵抑制剂(PPI)
槲皮素w。白藜芦醇
抗性淀粉
白藜芦醇(葡萄,葡萄酒)x2
大黄
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x5
强调
核桃x4
酸奶
–
强力霉素
四环素
红霉素
氯霉素
多吃:
辣椒素(辣椒)
蔓越莓x 2
亚麻籽x2
没食子酸盐(绿茶)x2
菊粉(菊苣)x5
凯氏乳杆菌x2
类干酪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罗伊乳杆菌
L-谷氨酰胺
二甲双胍
甲硝唑抗生素
寡糖益生元
茶树油
维生素C
镁
钙
木聚糖酶/木糖苷酶。